11月7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10月底我国黄金储备为7409万盎司,环比增加3万盎司,连续12个月黄金持有量增加。同日,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33433亿美元,较9月末增加47亿美元,增长0.14%。央行连续第十二个月增加黄金储备。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在去美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央行继续购买黄金。然而,一些新兴市场买家可能正在接近增量目标水平。近期,多国央行购买黄金的步伐出现放缓迹象。 10月份以来,贵金属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震荡下行的态势。呈现先快速上升后大幅下降的趋势,近期有所企稳。月初受美国政府关门、日本、法国政局动荡等地缘政治因素困扰,市场避险情绪大幅升温。贵金属继续增长。金价快速上涨,首次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此后持续上涨,最高触及4381美元/盎司。然而,随着美国区域银行承担风险以及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避险情绪有所缓解,多头专注于获利了结。金价迅速下跌,最低跌破3900美元/盎司。随后,随着美联储降息并寻求结束资产负债表收缩,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贵金属价格企稳并逐步回升。由于美国政府关门造成的数据缺口,鲍威尔的鹰派言论增加了12月降息路径的不确定性。贵金属价格续由于长期和短期因素的共同作用,预计将进行调整。 COMEX(纽约商品交易所)10 月份黄金和白银库存减少。黄金和白银ETF资金流入强劲,近期持有量略有下降。全球黄金需求和储备保持增长趋势,投资需求是增长的主要动力。各国央行的黄金购买量仍然很高,对贵金属的投资需求可能仍然强劲。浙商银行贵金属交易部在报告中表示,虽然黄金储备月度增幅较上期略有放缓,但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尽管国际金价上涨,净买入量仍保持不变。这体现了官方持续分散和对冲长期风险的战略意图。当前,人民币汇率企稳,经济结构调整外汇储备持续推进,黄金占外汇储备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持有量的稳步增加表明各国央行进一步加强了黄金作为战略储备资产的定位。这对全球公共部门黄金购买趋势产生了明显影响,也显着强化了对金价的中长期支撑。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认为,近期国际金价上涨,央行持续小幅增持黄金,屡创历史新高,发出了优化外汇储备的明确信号。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国际金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上涨,但下跌的可能性较小。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的角度来看,暂停黄金持有的必要性较小,但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的角度来看,增加黄金持有的必要性更大。外汇储备连续第三个月突破3.3万亿美元。外汇管理局表示,10月份,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和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普遍上涨。我国经济基础稳定、优势较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有利于保持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稳定。王庆表示,截至10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去年美元指数上涨当月全球金融资产保值上升形成对冲效应,导致外汇储备小幅增加。受美联储降息路径改变、市场对日元加息路径疑虑等因素影响,10月美元指数上涨1.9%。这将使日本外汇储备中除美元以外的资产贬值,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减少。然而10月份,全球主要股指普遍大幅上涨,美债收益率下跌,美债价格上涨。这些都在中国境外。这导致投资于外汇储备的金融资产估值上升。 10月份,两种因素的估值效应相互抵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基本保持不变。此外,截至10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连续第三个月上升至超过3.3万亿美元,为2015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年初以来美元大幅贬值、美债收益率大幅下降以及全球主要股指上涨所致。考虑到目前外汇储备规模已经处于3.3万亿美元以上的较高水平,且央行当月增持黄金的幅度有限,这不排除央行近期进行一定规模净售汇的可能性,这将使其能够将外汇储备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北京贝壳财经报记者 张晓忠 编辑 陈莉 编辑 穆贤通
吃瓜网在线吃瓜 探索黑暗传送门永不迷路入口的神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