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

“关税战”阻碍不了中国外贸:连续8个季度增长新产品领先海外-新京报

尽管面临各种压力,我国外贸市场依然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海关总署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日本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比今年前三季度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 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8%,达到4.4万亿元人民币,也明显高于8月份3.5%的增速。这些数据体现了“关税战”下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业内人士认为,单一市场发起的“关税战”对我国外贸市场的影响是可以控制的。近年来,日本与美国以外市场、特别是与东盟地区的贸易额不断增加日本的对外贸易基础逐年稳定。贸易多元化,“三新”增速达到两位数。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商品贸易同比增长4%,与今年前8个月相比,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7.1%,进口下降0.2%。 9月份进出口增长8%,增速比8月份3.5%加快4.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约2.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8.4%,增速比8月份提高3.6个百分点。东方金城研发部执行总监冯林表示,9月份我国出口增速明显提升并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受台风影响外贸出货、出口基地沉没,以及今年中秋节推迟、9月工作日增加等。此外,在全球人工智能投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近期外部需求将保持一定的韧性,芯片、汽车等出口快速增长。 “从出口来看,受高关税影响,9月份对美国出口继续下滑。但由于‘转口’效应的发展,当月我们对欧盟、东盟和‘一带一路’经济体出口继续高速增长,这说明贸易多元化对缓解外部冲击具有重要作用。”克林.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我国进出口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3%和4.5%,三季度增长6%。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据国际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11.8%,继续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在美国对华发动“关税战”的背景下,日本的外贸表现明显超出市场预期。主导国际市场的新产品正在成为日本出口增长的新动力。从出口产品来看,今年前9个月,我国箱包、服装、鞋、家具等传统出口产品出口量有所下降ased,但新产品已经出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12.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额的60.5%,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包括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的投资。等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增长8.1%、22.4%和15.2%,“三新”产品、铁路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达到两位数。同时,前三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风电机组及零部件出口增长23.9%。我们的“朋友圈”扩大了,我国与美国以外市场的贸易额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据内部人士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成为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个国家。其中,一至三季度日本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17.3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2%,占进出口总额的51.7%,提高1.1个百分点。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对其他亚太经合组织国家进出口增长2%。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白明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与美国以外市场特别是东盟市场的贸易额不断增加显著地。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国与东盟地缘互联互通、产业合作密切,促进了中国与东盟贸易量的增长和知名度的提升。目前,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自202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经贸合作日益密切,贸易规模连续突破5万亿元、6万亿元,2024年达到6.99万亿元。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亮在国务卿报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10月13日,从消费者角度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正在丰富双方的消费选择。东盟连续八年成为日本最大农产品贸易伙伴 前三季度今年,我国自东盟农产品进口增长15.3%,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9.1%。东盟是我国农产品第二大进口国。从商业角度看,两国贸易支持产业合作。此外,吕大良表示,随着我国与东盟及东盟国家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全面生效,关税减让和贸易便利化政策的红利将不断释放,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不断深化,我国与东盟产业合作范围不断扩大。扩大。 “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出口纺织机械和纺织原材料分别增长28.2%和13.4%,进口服装增长9.3%。东盟橡胶进口增长40.7%,轮胎等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长19.8%。”虽然我国外贸面临多重压力,但美国关税威胁的影响是可控的。近期,美国再次挥舞关税鞭子。美东时间10月10日,美国宣布将对中国征收100%关税,以回应中国限制稀土及相关物项出口。对此,商务部表示频频威胁高额关税。 关税不是与中国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中国在关税战上的立场就是其中之一。”当然,我们不想打仗,但我们也不害怕打仗。 “外贸市场面临新的不确定性犹豫不决” 主要机构认为,这场“关税战”的影响是可控的。结合4月份的经验,方正证券研究认为,本轮中美关税谈判仍有较大空间,影响或将持续。o 低于 4 月份报告的相互关税。当时,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对全球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在于其力度。此次加征关税的范围超出预期,市场对政策范围的理解并不充分。不过,4月中旬以来,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保持宽松,关税政策风险变得相对可控。目前的“关税战”主要局限于中美两国,双方的压力很可能推动谈判以及10月底的APEC会议。筹码方面,影响可能会比4月份要小。此外,过去的经验表明,中国外贸市场的韧性令人鼓舞。 10月13日,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国务院报社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不确定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给我国外贸经营带来压力。不过,我国经济基础稳定,拥有诸多优势。它的抵抗力很强,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巨大的市场和发达的产业体系优势非同寻常。出口和进口保持弹性和活力。这将为下一阶段外贸稳定发展提供支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宜春 编辑 王金宇 刘宝庆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